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抚仙湖流域
来源:云南网 分类:园林资讯 时间:2020-09-27 14:00:06
“抚仙湖流域共有103条大小河流。北岸有56条,西岸有10条,东岸32条,南岸共有5条入湖河流,这些大大小小的入湖河流相互依存、相互供应,源源不断汇入抚仙湖。”澄江市把长期保持抚仙湖I类水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怎样抓?对照抚仙湖入湖河道主要污染源,抚仙湖流域的103条抚仙湖入湖河道纳入河长制管理,由各河道河长牵头负责实施,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落实整改。
自2013年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澄江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按照“保护第一、治理为要、科学规划、绿色发展”总体思路,推行网格化管理、信息化监管、市场化运营,落实“一河一策一方案”,实施堵口、查源、截污、管护、修复等一系列举措,全力推进抚仙湖河(湖)长制各项工作落实。
记者在澄江市河长办了解到,抚仙湖流域122个河湖库渠实现省、市、县、镇、村五级河长全覆盖。澄江有市级河长31名、镇级河长48名、村级河长116名,河道责任单位61家,安装河(湖)长制公示牌163块。2020年以来,财政预算1400余万元,用于河道及旁侧湿地管护等河长制工作经费。
目前,澄江市已制定出台市、镇、村三级河(湖)长制工作方案和市级全面推行河长制会议等六项配套制度及河长巡查等四个办法,进一步明确河(湖)长“保、治、管、防、修”五项职责。实现流域内网格化管理、信息化联动、市场化运行,形成党政推动、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机制。并且严格落实“一河一策一单”责任制,与澄江市级河长签订河道责任书,将责任压实到各级河长,将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全面开展河道污染源整治工作。
澄江市以一水两污管理中心等为平台,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将河长制工作从河道延伸至城镇、村庄、农田,实施网格化、信息化、市场化管理,实现河长制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序开展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已完成澄江市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上南盘江(澄江段)、清水河两条河流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其余29条河渠的管理范围划定技术工作,已进入专家评审阶段。
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澄江市持续开展“河长清河”行动下发总河长令要求河长牵头每月看展一次清河工作,集中开展河流、沟渠、库塘及湖滨湿地的清理工作,累计投入431万元,完成河道清淤8.6万立方米,暗沟清淤10公里,打捞及收割水生植物10.3万立方米;配合“河长清河”行动,同时全面开展“清四乱”整治行动。2020年,完成2个“四乱”问题的清理整改销号;完成水利部暗访问题(第二批)抚仙湖流域1项问题的整改,正在推进剩余1项问题的整改销号;完成云南省水利厅遥感监测涉及澄江市54个疑似“四乱”问题的核查工作。
通过“河长制”以及其他配套措施,澄江市2018年底水质监测结果为劣Ⅴ类的7条河道于2019年底全部实现脱劣;2019年12月份22条主要入湖河道中有水监测的12条河流中,Ⅰ类水质1条,Ⅱ类水质8条,Ⅳ类水质2条,Ⅴ类水质1条。
澄江市河长办负责人告诉记者,澄江市将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做好查源堵口工作,确保11月底实现劣Ⅴ类河道水质脱劣。尽快实现第二污水处理厂的正式投运,确保雨污分流。完善集镇、村落截污工作,争取11月底前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尽快完成“智慧抚仙湖”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智能化、精准化、系统化管理水平。
云南网记者 段芃 李喜翠 党晓培 李秋明